家长困惑:电子作业催生“近视一代”?专家却这样说
2018-10-30 17:53   来源:福州日报   

【文章摘要】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一计划为教育信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一计划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增添了助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日益攀升,也让人们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10月25日,“信息化时代如何平衡孩子学习与视力健康”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教育界学者、眼科专家以及家长代表等齐聚一堂,对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教育手段的同时又能保证孩子视力健康进行了深入探讨。

  家长困惑:“电子作业”催生“近视一代”?

  应邀来榕的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镇中心小学张益强校长在研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数字校园”故事。从2005年到2014年,张校长带领全校师生花了10年时间,把落后的乡村小学打造成一所区域特色学校,他们的成功靠的正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把城市里优秀的师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学校,为他们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质量的教学体验。

  张校长的故事引发现场一些家长、教师的共鸣。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电脑、平板走进中小学,“智慧课堂”上学生人手一台平板,孩子下课后做的也是“电子作业”……当老师和家长们为孩子能享受到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感到欣慰时,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否会引起视力下降也引发各界关注。

  现场,有家长说,由于担心孩子自控力差,使用APP没有时间限制,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影响,因此自己常常坐在一旁陪孩子做“电子作业”。但孩子十分抗拒家长“盯梢”式陪写作业,自己也是左右为难:陪写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不陪写则无法掌握孩子作业完成进度,也就无法及时收回电子产品。不少家长疑惑,孩子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是否与在课堂和家中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有关。

  专家声音:

  科学用眼,信息化学习与视力健康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

  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日益增长,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也在日益攀升。那么,孩子近视是否与“电子作业”等信息化教育手段有关呢?在研讨会上,几位教育界学者、眼科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用眼距离、姿势、习惯、时间,都是导致近视很重要的原因,而手机、电脑的辐射其实很少,从专业角度来讲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还是控制使用时间,以及用眼习惯。看纸质书五六个小时,对眼睛的伤害也是很大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晓辉认为,为了保护视力而放弃信息化教育的取舍是没有必要的。如果能够把握好科学的用眼习惯,信息化学习与视力健康之间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让教育和视力都能得到很好的结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近几年十分关注信息化教育领域,他表示,技术的发展对于孩子的个性化学习是有帮助的,差异化教育很大程度上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至于孩子的视力健康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关键点不在于信息化教育,而在于控制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和加强户外运动。前者需要家庭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家长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防止孩子沉溺网络。后者则是教育平台体系、学校管理制度需要调整的方向,要把体育课、大课间充分利用起来,加强学生户外运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先生说,近视的根源在于近距离阅读时间过长,不局限于纸质还是电子产品,所以防控近视还是要从增加户外运动、减轻学习压力入手。学校要优化安全管理、评级评价体系,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户外运动、望远、放松眼睛。而家长也不能只一味督促孩子多看书而疏忽用眼健康,毕竟视力受到损害是影响一生的问题。他以加拿大的“家庭监护”和“习惯培养”为例,号召家长要监督孩子对手机的合理使用,不能用手机游戏来打发孩子,陪伴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篇:2018年10月19日,郭保成再次受邀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
下一篇:关岭牛真牛!5头牛拍出了45万元

分享到: 收藏
返回顶部